九叠篆作品 | 九叠篆知识 | 加入收藏 九叠篆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九叠篆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.0
九叠篆转换器

当前位置:九叠篆网 > 九叠篆作品 >

那些你尚未可知的纂刻魅力

时间:2023-08-07 15:07:31 编辑:九叠君 来源:九叠篆网

在众多来稿的艺术作品中,纂刻这一门艺术的投稿作品显得十分珍稀——投稿的作品少而珍贵。

但仍旧有不少人喜欢纂刻,甚至催促小编出一系列纂刻小知识。

纂刻到底是什么?

又有着什么样的魅力?

今天,就让小编带你来一探究竟。

01

纂刻到底是什么

篆刻,顾名思义,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,是一种实用艺术品。

它又称为“玺印”、“印”或“印章”等,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。

早在殷商时代,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“字”(即我们现在称为甲骨文)。这些文字刀锋挺锐,笔意劲秀,具有较高的“刻字”水平。

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,篆刻印章称为“玺”。

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规定“玺”为天子所专用,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“印”。

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“玺”或“宝”,官印称“印”,将军用印称“章”,私人用印称“印信”。

02

纂刻的种类

周玺印

秦朝以前,不论官印或私印都不称为印,统称为“玺”。这是中国印章最早的名称。

玺有大有小,大的几寸见方,小的只有几分。印质有铜有玉。玺印采用大篆、籀文,布局松而不散,舒展自如,气势雄健挺拔。小玺则比较清丽。

秦汉官印

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对混乱的六国文字作了改革,制定了统一的字体─小篆。在当时社会,小篆是规范用字,因此也是印章上的规范用字。

秦印的形式与以往不同:四周多采用“田”形框。印文平均分配在框内。

唐宋以来的官私印

唐代印章仍用篆体,但和六朝以前有很大区别。

秦汉印印文多用篆篆,刻白文。

唐代因用印色直接盖在棉纸上,官印一律采用朱文,当时也有人用隶书入印。

宋代官印接近唐代。但到金代则用「九叠篆」入印。宋元私印变化很多,用途广泛,质地除铜、玉外,又增用象牙、犀角之类。当时并且以能看到朱红印泥印在书画作品上,产生艺术效果。

明代官印也沿用“九叠篆”,尺寸比宋代、元代更大。多数是阔边粗朱文。

清代官印半边用汉篆,半边用满文。常设正规官,官印是方形;临时派遣的官,官印是长方形,叫做“关防”。

03

篆刻流派

徽派

徽派从何震开始,后有以下几位:

巴慰祖(1774~1793)字穆青,又号垢道人。

胡唐(生于1759年)又名长庚,字子西。

董洵(生于1740年)字企泉,号小池。

苏宣,字尔宣,号泗水。

汪关,字尹子。

程朴,字元素。

朱简,字修能,号畸臣。

以上都是远追秦汉,自出新意的高手。

徽派的印章特点加强了对秦汉印章处的吸取,篆法简洁,章法平正。刀法多采用冲刀,线条凝练。

浙派

浙派名家最著名的为:

胡震(1814~1860)字不恐,号鼻山,师事丁敬。

奚冈(1746~1803):字铁生,工山水。

浙派的特点,用刀多采切刀法,线条粗犷,运刀任意不羁。给人老辣痛快的感觉。

西泠八家

丁敬(1695~1765):字敬身,精隶书。

蒋仁(1743-1795),原名泰,字阶平。一生布衣,诗画兼工。

黄易(1744~1802):字小松,善画并工隶书。

奚冈(1746~1803):字铁生,工山水。

陈豫钟(1762~1822):字俊仪,工画兰竹,善制小印。

陈鸿寿(1768~1822):字子恭,善古隶。

钱松(1818~1860):字叔盖,曾摹刻古印两千余方。

赵之琛(1781~1852):字献甫,善画花卉。

晚清名家

赵之谦(1829~1884):号益甫。曾苦工汉印、瓦当。

吴昌硕(1849~1908):字仓石,为近代罕见之书画印全精大师。是上海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。

黄士陵(1849~1908):字牧甫,治印初学皖派,后力宗周秦印玺。印风平正中见流动。

每一种传统艺术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,纂刻同样如此。

希望每一种艺术都能在热爱它的人手中散发新魅力。

好啦~今天就聊到这里!

如果你也想向我们的活动投递作品,

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。

让我们以万物为笔,以祖国大地为卷,执笔画乾坤,挥毫写春秋,共同分享平凡生活的幸福线。

Copyright:2022-2023 九叠篆转换器 www.71312.cn All rights reserved.